双壁波纹管施工工艺
来源:原创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1-12 10:01:52

一、挖土开槽   1、挖土开槽,应严格控制基底标高,严禁超挖。基底设计标高以下0.2-0.3m的原状土要用人工清理至没计标高。如果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,可换填粒径10—15mm天然级配的砂石料或中、粗砂并夯实。   2、沟底如有块石、碎石、砖等坚硬物体时,应铲除到设计标高以下0.2m,然后铺上天然级配砂石料,面层铺上砂土整平夯实。   3、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。   4、条雨季施工,应尽可能缩短开槽长度,做到成槽快,回填快。一旦发生泡槽,应将水排除,把基底受泡软化的表层土清除,换填砂石料或中、粗砂,做好基础处理,再下管安装。   5、开槽时,宜将槽上部混杂土与槽下部良质土分开堆放,以便回填用。   二、基础   1、管道基础,应按设计要求铺设,基础砂垫层厚度,应不小于设计规定。  2、基础垫层,应夯实紧密,表面平整,超挖回填部分亦应夯实。对软土地基,槽底有处在地下水位以下时,宜铺垫一层砂砾或碎石,其厚度不小于150mm,碎石粒径为5mm-40mm,上面再铺砂垫层(中、粗砂),厚度不小于50mm,垫层总厚度不小于200mm。管道基础的接口部分,应挖预留的凹槽以便接口操作。凹槽宽约为0.4-0.6m, 槽深约为0.05-0.10m,槽长约为管道直径的1.1倍。凹槽在接口完成后,随即用砂填实。   3、开槽后,对槽宽、基础垫层厚度、基础表面标高、排水沟畅通情况、沟内是否有污泥杂物、基面有无扰动等作业项目,分别进行验收,合格后才能进下一步工序。    三、下管安装   1、在铺管前,应根据设计要求,对管材及胶圈类型、规格、数量进行验证,并按要求进行外观检查。   2、搬运管材,一般可用人工搬运,必须轻抬、轻放;禁止在地面拖拉、滚动或用铲车、叉车、拖拉机牵引等方法搬运管材。   3、下管安装作业中,必须保证沟槽排水通畅,严禁泡沟槽。雨季施工时,应注意防止管材漂浮,管线安装完毕尚未填上时,一旦遭到水泡,应进行中心线和管顶高程复测和外观检查,如发生位移、漂浮、错位现象,应作返工处理。  4、DN600mm以下的管材一般均可采用人工下管,由人抬管的两端传给槽底施工人员。明开槽,槽深大于3m或管径大于DN400mm的管材,可用非金属绳索溜管,用非金属绳索系住管身两侧,保持管身平衡匀速溜放,使管材平稳的放在沟槽线位上。禁止用绳索勾住两端管口或将管材自槽边翻滚抛入槽中。   5、管材长短的调整,可用锯切割,但断面应垂直平整,不应有损坏。  6、接口前,应先检查胶圈是否配备完好,确定胶圈的安放位置然后将接口范围内的工作面用棉纱清理于净,不得有泥土等杂物。 


7、接口作业时,应先将橡胶圈严密的套在一侧管口,调整另一侧管使两侧管在同一轴线上,调整橡胶圈使其与管外壁接合紧密,最后用紧线器或倒链进行安装。  8、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,在施工时要求井与管之间1:2.5水泥砂浆接合密实,该部分井壁砌要求发砖旋,井底流槽与管内壁接合平顺,管口与井内壁齐平。  四、回填土   1、在管道安装与铺设完毕后,应对管线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查验收,然后需尽快回填。   2、 回填土前,应将沟槽内软泥、木料等杂物清理干净,回填土时,不得回填积泥、有机物。回填土中不应含有石块、砖头、冻土块及其他杂硬物件。   3、回填土过程中,槽内无积水,不允许带水回填,如果雨季施工排水困难时,可采取随下管随回填的措施,为防止漂管,应先回填到管顶以上一倍管径以上的高度。   4、沟槽回填,从管线、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步对称回填,确保管线及构筑物不生产位移。   5、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.7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,严禁用机械回填。 回填先从管底与基础接合部位开始,沿管腔两侧同时对称分层回填并夯实,每层回填高度宜为0.15-0.20m管顶以下宜用粗砂回填,管顶以上0.5m范围内,以回填沙土或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素土。  管顶0.7m以上部分回填上,可采用机械回填,但必须从管线两侧同


时填并夯实也可以使用碾压机械。   6、 管道闭气或闭水检验,应在管底以基础腋角部位用砂填实后方可进行。   7、 回填土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。


首页 |公司简介|产品中心|合作单位/项目|新闻中心|联系我们
  • 联系人:庞13700671857 许13888602282
  • 电话: 0871-6876588
  • 传真: 0871-6876588
  • 工厂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口工业园
  • 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12-2018 云南庞氏金科管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
扫一扫关注官方微博